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五年级下册《游戏公平》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五年级下册《游戏公平》教学反思游戏公平这一内容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而游戏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就想,何不顺应这一天性,让这一内容真正从生活中来呢?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今天我们是来玩游戏的氛围,同时创设了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并以它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这样子,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而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创设了吸引学生的情境后,接下来,如何让学生真正在玩中学呢?结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用它去判断规则是否公平;学会设计公平的规则)在了解到学生已有了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基础上,我预测了这四种方法:抛硬币――让孩子通过试验,体验其等可能性与公平的关系;掷骰子――体现其不公平,试验验证,并会修改使其公平;摸球――以2红2蓝、3红1蓝、1红3蓝的摸球试验来体验如何设计公平的与如何修改不公平的规则;石头剪子布――要验证其公平性。然后,把这四种方法出现在转盘里,让学生进行游戏,决出胜负,以夺得礼物。在游戏中,我让学生先凭借生活经验大胆设计规则,然后经过验证、分析来确定公平的规则,最后让学生用验证出来的公平的规则进行游戏,亲身体验。我发现,学生在自己的游戏中遇到问题会自主去探究,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因此,游戏后,当老师问学生设计规则时考虑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时,学生都能知道要让规则公平,并进一步认识到只有规则公平,游戏才会公平。这样,玩中有所学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学生在玩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这样的设计让这节课闪动着精彩,而且,在本课活动进行中,由于老师没有大声宣布红队制定的抛硬币的规则,而引起学生争论公平与否的环节,正是学生玩中有所思的体现。我适时捕捉这一课堂生成,相机点拨引导,让这一意外增添了课堂的精彩。但是,由于一开始我较为紧张,在学生没有提到摸球这一方法时,没有适时引导,就直接出现在转盘里让学生进行游戏,显得较为突然。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试题
精选六年级数学暑假专项练习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六年级数学试题:《图形与测量》
六年级数学试题:《正比例和反比例》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教案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试题
精选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七年级寒假作业数学试题规律发现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顺序》试题练习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检测试卷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试题:《数的运算》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位置与顺序》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
16年寒假初一数学综合测试题
北京版数学一上第二课时《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2016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寒假作业总复习
16年六年级小学生数学暑假检测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之计算能力
北京版数学一上第一课时《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2016年小学生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