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比例》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比例》教学反思在教学比例尺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
第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其实在这一块知识上,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一样的画葫芦罢了。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今天又对比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5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5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进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学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
青岛版数学二下《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word教案之二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五下《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word教案3篇
青岛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我学会了吗》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走进天文馆――年、月、日》word教案2篇
青岛版数学三下《小教练――统计》word教案2篇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下《三角形》(复习练习)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word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我学会了吗?》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走进天文馆――年、月、日》word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三下《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
青岛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回顾整理》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2灭鼠能手》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word教案之一
青岛版数学三下《多彩的街道夜景》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下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图形与拼组》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时、分的认识》(第一课时)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下《热闹的民俗节》word教案2篇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我学会了吗》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下《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word教案2篇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五单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