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阿福的新衣》教学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青岛版《阿福的新衣》教...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青岛版《阿...

青岛版《阿福的新衣》教学反思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阿福的新衣》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阿福的新衣》教学反思一、体会到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首先,我利用课件播放动画,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运用各种方式认识1厘米。

厘米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步骤:

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 1厘米是多长?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在学生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有多长,并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这里如果能让学生找身边一厘米的长度时能用尺子实际比一比,对1厘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更清晰。

在学生充分体验认识了1厘米以后,认识2厘米,3厘米、5厘米以及任意的厘米数。我让自己找一找,在实际说一说怎样知道是2厘米,在实际指一指,给同学介绍一下。等各种形式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但这里时间有些耽搁,所以下面用尺子去量一量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没有处理完。时间在打紧一些,学会测量的方法后,在测量铅笔的长度,最后估一估自己一搾的长度,并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阿福的新衣这一素材,可以从讲故事入手,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并加以解决。

三、要重视实际测量,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以形成厘米、米的表象。

对厘米、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实际测量活动,同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在具体测量时,允许并鼓励学生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同时,能针对具体测量对象,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教师还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身边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并找出一些长度是1厘米、1米的物体,使学生真正了解1厘米、1米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四、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估测也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加强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题、并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估测意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