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二这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平均分,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体会平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想想如何分竹笋。本来想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分成4个和6个,分成3个和7个等,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全都分成了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让我感到很被动。然后我又通过把10个竹笋公平地分给5个大熊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在后面的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明白平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这些活动全都是在森林聚会上发生的,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和亲切感,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小棒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四、练习设计:
我分了两次进行自主练习。第一次是在学生帮助熊猫和小猴解决问题后,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有了初步的体会的时候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判断哪是平均分,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第二次是在帮助小白兔、小松鼠解决问题后进行的,难度加深,使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个练习是让每名同学动手平均画石榴,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17年必备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上册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知识点
四年级奥数专题训练(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用字母表示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后练习题:五年级上学期数学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练习题:上册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小数混合运算》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
必备的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练习题:《角的度量》
制霸数学八年级上册:方程组常见问题案例解析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代数式的值同步练习冀教版
四年级奥数专题训练(4)
精选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苏教版
四年级奥数专项练习题之一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练习(2)
2017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训练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余数及其应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练习(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倍数与因数》练习题
四年级奥数专题训练(2)
精选小升初数学不定方程知识点
精选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速算口诀
2017年小升初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图形》教学计划
初一上学期数学代数式同步练习冀教版
必备小升初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练习(5)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位置》教学计划
2017数学新课标解读:预习的重要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