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解方程》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解方程》教学反思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在小学五年级的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找到了与中学接受同一种知识体系东西,但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
一、从感受天平的平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
在学习中,我以天平的平衡来呈现等式的性质,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理解性质,平衡的条件是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
二、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在课堂上学生对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感到很陌生,在他们原有的经验中更喜欢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来解,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优越性,从而养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习惯。
三、自主构建,探究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要研究的问题 探索等式的性质
(1)动手操作,寻找规律。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动起手来,一同来寻找规律和问题的答案吧!
要求: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解方程》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解方程》教学反思 ①、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②、积极探索,作好记录
2)汇报发现,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上台来汇报?
形式:一人讲解,其余三人动手操作演示。
(根据时间尽量多让几个小组汇报)
结论: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强调:除数不能为0。)
活动的意义是让学生充分领悟,等式两边都加、减、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同一个数,等式都能成立。学生们在通过进行天平的实际操作中,引发问题,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探寻规律及解决的办法,从而真正发现、归纳出等式的其它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把新的问题抛给学生,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在积极思辨中理解,在具体运用中进行天平游戏(二)的尝试。学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在解方程中,应用等式的性质加、减一个数后左边正好抵消,就相当于只要在右边加或减。同理在应用等式的性质2乘、除一个数后左边正好把系数变成1,相当于右边乘、或除这个数。学生能运用自如,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等式的性质。
“5、4、3、2加几”的教学案例反思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数学《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数一数》教学设计
《比高矮》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上册《比大小、轻重》教学设计
西师版数学《0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妈妈的小帮手》教学设计
《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几和几》教学设计
《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谁的手儿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信息窗5《小猴跳水》教学设计
西师版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整理书包》教学设计
《小数是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及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快乐的校园》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