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锥体积的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圆锥体积的计算》教学反思《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的主线是:
提出问题直觉猜测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
新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的体积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接着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用自制的学具去实验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通过反馈4种小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接着我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再次体验这一结论。这一过程让孩子亲历教学验证,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自己很容易地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对圆锥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教学问题,起到了深化知识点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让一些学困生也有参与的兴趣,让他们也能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使他们懂得他们也可以通过玩掌握到数学的知识。
但在教学之后感觉到遗憾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太差,不能按要求制作学具,实验时出现差错;还有个别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实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意识较差,以后在教学中应在这些地方对学生加以指导;另外,个别学生计算能力太差,计算准确率低,而且个别学困学生对于一些需要灵活判断的题目还是不能有较好的把握,从而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该体积公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较简单和较低的层面上。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忘记乘1/3,因此,以后需要加强训练。
2016-2017学年小学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分享
2016年小升初数学分数乘法复习完整版试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完整版试题
2016-2017学年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期末卷
2016-2017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小升初数学强化练习试题推荐
2016-2017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2016-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分享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函数零点的求法
2016-2017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2016-2017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2017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两道题
沪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幂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17年小升初数学试题练习参阅
2016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分享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
2016-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练习word版试题
2016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训练题
2016期末考试模拟题练习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
人教版2016小学五年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2016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幂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6-2017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检题汇总
2016—2017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完整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