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二十以内...

《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在教学二十以内退位减法中,教材设计了三种计算方法:比如12 9=?

第一种:想加法做减法。因为9+3=12,所以129=3。

第二种:用图圈一圈的方法。把9个用虚线圈起来,剩下3个。就等于3。

第三种:109=1,1+2=3。

对于这三种方法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最简单的就是第二种直观形象,这放在导入时比较好。但每次口算时不需要这样画图。而第一种的方法是最难的。因为学生要先计算出9+( )=12,再转化到减法算式。而有许多的学生很难一下子想出9+( )=12。更何况于转换到退位减法。不过在这里要教给他们可以用这种想加法做减法的方法。

在我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就是第三种。12可以分为10和2。其中109=1,还剩下2。即2+1=3。139=3+1=4,149=4+1=5。。。。。。以此类推学生马上发现十几减9,就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这时再次追问为什么要加1。就是因为用十来减9,个位是的数并没有用。所以要把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1。那么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加2;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的个位的数加3;十几减6的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的个位的数加4。让学生很快总结出退位减法的规律以后。有许多学生猛然间发现这其实很简单。因此我认为第三种方法在口算时占优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