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摘苹果》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摘苹果》教学反思以带孩子们去苹果园游玩为情境引入,孩子们对情境很感兴趣。由于这节课涉及到估算,所以在讲解之前我先给孩子们说清楚,估算是在三年级才学习的,今天我先给大家稍微讲一下,如果你能理解并且运用,说明你的智商已经达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了。听了这些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就有无意中提高了。我先是引入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学习的必要性,让孩子们感受估算。
感受估算:
说出一个数11,你会把它看成哪个数呢?10。孩子们能说出原因,说是比较接近10,便于我们表达运用。接着我就出一道算式:11+13的结果大约是多少?这时候孩子们知道怎么算了,我只提示了有三种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1)把11看成10,10+13=23,所以结果大约是23;
(2)把13看成10,11+10=21,所以结果大约是21;
(3)把11看成10,把13看成10,10+10=20,所以结果大约是20.
紧接着出示主题图,让孩子根据题意估一估,看箱子能否装下?这下孩子们在理解得基础上进行估算:
(1) 把17看成20,20+38=58;这一环节是外加的,这样便于孩子以后学到,但孩子们能理解这样估算的意义。
(2) 把38看成40,17+40=57;
(3) 把17看成20,38看成40,20+40=60.
从三种估算方法中得出笑笑和淘气摘的苹果能装得下。紧接着进行探索,看真正的结果是多少,借助模型小棒和计数器,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现在计算起17+38已经很简单了。孩子们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在练习本上进行笔算,笔算后,孩子们又说出了笔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当时很多孩子能说出容易犯错的地方,但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还是出现出错误,这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把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总结为四句口诀: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对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来加起,个位满十要进一。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理解,以拍手的形式读三遍,加深记忆。孩子们的反映特别让我感到意外,他们那种眼神和表现,让我很欣慰,每个孩子对数学课充满渴望和兴趣。这是我平时上课没有遇到过的。一天天,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我发现:孩子们长大了!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找了几个孩子进行演板,结果大吃一惊,孩子们在本子上写得那么漂亮大方,在黑板上竟然写得那么。。!通过这个小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挺善于表现的,所以我就在孩子们感兴趣的基础上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家在黑板上练习粉笔字。看到孩子们的那种兴奋劲和幸福的笑容,我也笑了。
学习是孩子们的任务,但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是我们的任务。我要完成我的任务。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平移变换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0
九年级数学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
九年级数学形状相同的图形2
证明4
由三角函数求锐角
正弦余弦2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九年级数学用函数的观点一元二次方程2
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1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2
九年级数学位似3
九年级数学圆周角的性质
初升高数学衔接知识专题讲座和练习2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九年级数学形状相同的图形1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7
九年级数学拱桥设计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9
九年级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4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8
九年级数学圆周角教案-
九年级数学拱桥设计1
九年级数学概率随机事件1
九年级数学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九年级数学位似4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3
九年级数学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