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二《课程标准》对于图形计算的要求是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关系及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及其特点,让学生自主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本课一开始我就从介绍学生所熟悉的笑笑和她家的新房入手,进而出示房屋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得出这个图形是由几个已学过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接着再出示一组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探究组合图形做好铺垫。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本节课,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放手让他们拼画图,分割图,并自行解决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画一画,分一分的活动中,初步形成组合的概念,从而对组合图形的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3、比较反思、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多种方法,我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掌握,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阐述理由。学生通过比较,选择了比较简单的分割方法计算了,我顺势引导,为什么你们选择了这些方法计算(简单分割成2个基本图形的),而不选择哪些方法呢(分割复杂的方法)?学生总结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对于分割的方法,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也将越简单。我再次加以强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化的越简单,越好。让学生意识到要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
4、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转化其他转化方法。
学生经过前面的探究知道了利用分割法和添补法可以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基本图形,来计算面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我设计了通过割补和平移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参与,我只是辅助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学生由探究到发现到总结,思维活跃,兴致勃勃。课堂成为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法随堂检测题
中考数学复习技巧:应用问题的解题技巧
2016年高考数学冲刺复习的提分秘诀
2016中考数学考前考点:整式
学年2016中考数学考点:分式的通分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检测试题(青岛版)
2016中考数学考前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1至7单元试题(人教版)
2016年高考数学的选择题要怎么抓分
一年级数学下第7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2016中考数学考前考点:分式的约分
2016年高考数学复习的决胜法宝
2016学期中考数学考前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同步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备考考点:相交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数学必做试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厘米同步检测题
学年2016中考数学考点(几何图形)
2016年高考数学高效复习的提分技巧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测试题(西师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加与减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重点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练习题:第二学期
浙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课后训练题:下学期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课后练习题:第二学期
2016年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下学期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