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整、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计算和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以吃饼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作了如下的设想:
一、 找准目标,突破重、难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通过图片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吃饼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时,学生提出: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分数怎样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呢?,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学生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会自主地探索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空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而是倒过来,先学习计算方法,再学习意义。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量,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教学时让学生举出分数的例子,口答分数加减法,举例列算式,再观察,计算,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经历一个口算举例比较交流概括验证这样一个全过程。课上,我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知识点
看故事解数学题
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现象
判断一个数能否被7整除的简单方法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年级下册)
第27章第2节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下册数学
初二数学复习资料: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最新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第26章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梳理
有趣的数学题及其答案
2016中考数学填空题答题技巧
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26章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方法(推荐)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反比例函数
2015-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2016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填空题
小学一年级一节数学室外课反思
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实数
IQ230的华裔数学家
中考名师指点:提高数学计算的正确率的诀窍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归纳
中考备考:如何快速提高中考数学学习方法
第26章《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三下册数学单元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2016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勾股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整理:初三下册数学第28章第1节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拼组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