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抽屉原理》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抽屉原理》教后反思一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学味的课;应该立足课堂,立足知识点。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了抽屉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玩抢凳子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至少有两位同学相同的现象,这个游戏虽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二、活动中恰当引导,建立模型
采用列举法,让学生把4枝笔放入3个笔筒中的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即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时,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
在例2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发现,把书尽量多的平均分到各个抽屉,看每个抽屉能分到多少本书,剩下的书不管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比平均分得的本数多1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数学规律来表示。
大量例举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抽屉问题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观察、表达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抽屉原理。由于我提供的数据比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抽屉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
三、通过练习,解释应用
适当设计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引起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如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5张,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试一试,并说明理由。在练习中,我采取游戏的形式,请3位同学上来分别抽5张牌,然后请同学们猜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中,数学语言精简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材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几个苹果?对于这句话,学生听起来很拗口,也很难理解;通过思考,我将这句话变成不管怎么放,至少有几个苹果放进了同一个抽屉中?这样对学生来说,相对显的通俗易懂。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增强提问的指向性、目的性。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年秋五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初中数学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模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下册五年级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2014学年秋季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2014年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