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教学反思《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第一课时。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建简单,是对分数在相同分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下面是我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计算方法的练习机会,同时帮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突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运算图式。
新课标所要求: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也应当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与体验。本课以分吃饼的有趣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或折纸,边涂、边想、边算,凭借已有的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积累并建立起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表象。在经历了一番操作和探索之后,学生已能用自己朴素的言语对运算方法加以表述。借助直观图形来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在探索、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2、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
本课在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例题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分吃饼的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与分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明确了本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老师则顺水推舟地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所有的例题和部分练习题都出自于学生之口,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让学生在恰当的生长点上顺利学习。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和认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四道题,复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算理,又在复习分数的意义中引入猜测,通过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非欧几何
速度秘诀之七:加数分组凑整法
变量数学中不可缺少的常数
2015高考数学备考:那些可以避免的失误
2015高考数学冲刺:有效的五种数学解题思路
2015年高考数学常见失误及对策
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大题分析
妙想奇思——奎伯的杯子问题
2015上海高考数学备考:近五年高频考点
数字计算方法——手动开方
速度秘诀之十:求几个相差不大的数的和
高等代数
各种数学语言名称的英语翻译
生物数学(Biomathmatics)简介
2015广东高考数学备考:近五年高频考点
优秀是种习惯 高考尖子生谈十大学习方法
2015年四川高考数学试题简评
学好数学的好处
2015北京高考数学:难度降低 贴近学生生活
2015重庆高考数学备考:近五年高频考点
数学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缘何有限
2015高考数学备考:不同分数段的提分技巧
2015年高考数学高分答题技巧
陆善镇:“数学家摇篮”里的明星
数学文化
名师解析:2015高考数学命题延续性和创新性
数学基础(一)——进制
数学:拼音:shù xué 解释
速度秘诀之四:借数凑整法
2015高考数学备考:新课标II卷近五年高频考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