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统计》说课设计(3)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统计》说课设计(3)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统计》。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用数杠进行统计,100以内数的数数和写数的一定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为此,我设定了:
1、认知目标:
(1)能将信息整理分类。
(2)能对每类的对象进行统计并将结果登入表内。
(3)会在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
2、情感目标:
(1)通过信息的整理、分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3、思维拓展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统计的优点,会对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进行统计。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对统计的认识非常的浅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本来是用学生的生日作范例,进行统计认识的教学。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日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所以,我利用书本第55页的小调查作为新授的切入口。从学生喜爱的水果入手,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从学生自己的需求出发,作为一项游戏来完成信息的整理、分类与统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设计:
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环节。
1、详细对学生喜爱的水果进行统计。
第一个环节是这堂课的重点。我来重点说一说我设计的教学环节。
在开始时,第一个步骤是通过实物的出示。用摆放在桌子上的水果,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他们很快投入到注意的状态中。通过对个别学生最喜爱的水果的调查,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并请回答的学生尝一尝水果,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学生都要吃水果,自然地引入第二步骤。
第二步骤是通过要分这些水果给学生,首先要知道每人喜爱的水果,再进行分配。从此开始新授内容的探究。又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运用举手表决或排队分组等形式进行,完成了对所需信息的整理和分类以及统计表的填写。这样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把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第三步骤是请学生根据统计表来绘制统计图。通过教师绘制一条到学生小组完成一条到最后每人在书上绘制一条。通过统计图很清楚看出信息的多与少。突出了统计图的优点。
2、学生自己对生日进行统计。
这一环节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估计学生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按照第一环节的步骤,一一分析、逐步深入,就可以完成了。把它作为巩固练习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统计的认识。
以上就是我对《统计》节课的说课。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三步应用题数据整理[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总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元角分与小数4[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应用题3[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元角分与小数5[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应用题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应用题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元角分与小数1[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八册数学教材分析[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元角分与小数3[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八册整理与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