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 拓展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二、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三、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 A1/6=B1/5 A:B=( ):( )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
四、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 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1.2.1 比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2.2.1 《十几减9》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1.3.1 1~5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1.5.2 分类(二)
2.8.1 《找规律》(图形)|人教课标版
1.3.5 加法
1.6.6 8、9的加减法
1.3.1 1~5的认识
1.8.3 认识钟表|人教课标
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1.1.1 数一数
2.5.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1.3.3 第几
1.5.1 分类(一)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1.6.2 6和7的加减法
1.6.1 6和7的认识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人教课标版
1.7.1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课标
“排一排”的教学设计
1.4.2 认识平面图形
1.1.1 《数一数》教学案例与反思|人教课标版
1.6.7 快乐的大森林
北师大第一册数学教案
2.5.1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人教课标版
六年制数学第一册教案
1.2.3 长短 高矮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