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学习内容
教材第34页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发现并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比例的意义?
2.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10 和 9∶15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活动一(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在24:16=60:40中,( )和( )是比例的外项,
( )和( )是比例的内项。
活动二(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1.在24:16=60:40中,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 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有什么关系?
2.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形式是:
接着把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3.( )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活动三(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2∶2.5 和 4∶50 6∶9 和 9∶12
完成P34做一做。
高中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高考复习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专题测试(附答案)
2015小学六年级上数学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2015必备的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等腰三角形
2015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2016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的基本问题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练习题:2015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总结:整式的乘法
初二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二次根式
高一数学上册第三章综合检测试题(2015—2016)学年
2015初二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检测题:普查和抽样调查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课后习题(人教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平面向量应用举例专题测试(附答案)
数学高一级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知识点梳理
2016高考一轮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复习攻略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算法初步知识点
备战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的方程知识点
2015-2016数学高考一轮复习概率知识点
高一数学上册第三章函数的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盘点2016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统计知识点
数学2016高考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专题训练(附答案)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
盘点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2015-2016初二上册数学课后检测题:第五单元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同步训练(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度数学高一上册函数与方程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同步测试(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