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学习内容
教材第34页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发现并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比例的意义?
2.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10 和 9∶15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活动一(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在24:16=60:40中,( )和( )是比例的外项,
( )和( )是比例的内项。
活动二(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1.在24:16=60:40中,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 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有什么关系?
2.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形式是:
接着把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3.( )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活动三(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2∶2.5 和 4∶50 6∶9 和 9∶12
完成P34做一做。
北师大版小学二数学年级上册《一个星期有几天》教案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测试题含答案(北师大版)
收集的小升初数学自我模拟检测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一个星期有几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个星期有几天》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分式单元试题附答案(新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测试题含答案(华师大版)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第2章实数单元试卷带答案(北师大)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之设计轴对称图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星期有几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粘贴画”》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七年级数学上二单元近似数测试题(浙教版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数学有理数知识要点(北大师版)
初一数学上册二单元有理数的乘方检测题(浙教版有答案)
北师大版小数学二年级数学上《一个星期有几天》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学习经验:重视改错工作
初一上册数学数轴随堂练习北大师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资料之《整式的乘法》
必修一人教版高一数学幂函数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一数学对数函数教学计划
高考数学答题冷技巧
备战小升初数学模拟检验试卷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数学初二第二单元同步试卷含答案(苏科版)
小学五年级奥数习题大全:摸小球
初一上学期数学数轴知识要点(北大师版)
高中数学的章节总结方法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之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全等三角形
初一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资料之《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