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课 题: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
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 由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讲授新课
1、 教师提出关于稀释液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液的意思。
2、 利用课件出示例2。
(1)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
(3) 课件出示稀释液的配制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4)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5) 小组讨论解题方法,然后进行汇报,并集体订正。
(6)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7) 提示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3、 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结构特点?怎样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三、 巩固练习
1、 解决课前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2、 课件出示练习题1,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练习题与例题
的异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后集体订正。
3、 课件出示练习题2,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比较本题与例题及练习1的异同,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解决,并引导学生自行检验。
四、 拓展延伸
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教师介绍黄金比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 课堂总结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中考数学分式1
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
相似三角形性质及其应用
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
中考数学轨迹与作图2
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中考数学二次根式复习课
中考数学整式的除法
中考数学多边形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多边形解题指导5
毕业业考试命题思路
中考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
中考数学整式的乘法
中考数学整式的加减
初三数学复习教学案
中考数学分式2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3
中考数学多边形解题指导4
中考数学不等式1
应用型综合问题专题讲解
08中考数学动手操作型专题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数学二次凼数复习课2
中考数学线段与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教案
中考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1
中考数学不等式2
中考数学梯形1
中考数学不等式组复习课
中考数学分式复习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