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课标版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课标版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题意列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
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方程的初步认识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东来顺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上册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及心得体会篇
2013上半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北师大版最新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数学下册教学总结及学期教学心得体会
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第三册及心得体会
2015-2016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红英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2013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及反思
优秀最新三年级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上半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常规训练总结学习
北师大版2013年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年度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北师大版工作总结及教学心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总结及小结反思
2013年秋季上学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类辅导总结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花丝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工作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师学科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年度小学数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下学期总结
2013年第一学期小学2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6年级工作总结教师篇上册数学
最新年度一年级数学组教学工作总结2篇
五年级数学组工作总结精品文稿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