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课标版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课标版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题意列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
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方程的初步认识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浙教版八下3.3频数分布折线图课件
浙教版八下6.3正方形课件1
浙教版八下3.3频数分布折线图课件1
浙教版八下6.3正方形课件3
浙教版八下3.1频数与频率(2)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五章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件
浙教版八下频数分布折线图课件
浙教版八下3.2频数分布课件
浙教版八下5.1多边形(2)课件
浙教版八下6.3正方形课件4
浙教版八下3.3频数分布折线图课件2
浙教版八下6.3正方形课件
浙教版八下6.2(1)菱形课件
浙教版八下第6章特殊四边形的复习课件
浙教版八下5.1多边形(3)课件
浙教版八下3.2频数分布直方图课件
浙教版八下5.7逆命题和逆定理课件
浙教版八下3.1频数与频率(1)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件
浙教版八下5.7.逆命题和逆定理课件(张利芬)
浙教版八下6.1矩形(1)课件
浙教版八下2.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浙教版八下1.2二次根式的性质课件(张利芬)
浙教版八下1.1二次根式课件(张利芬)
浙教版八下多边形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6.1矩形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件
浙教版八下5.6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1
浙教版八下3.2频数分布直方图课件1
浙教版八下6.1矩形(1)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