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方程的意...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具准备

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画有教科书第12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教学第1个例子.

教师将简易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然后,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讲台上摆着的是什么仪器?(天平.)

它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

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面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面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称出的物品同教科书第11页上图.)

教师: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教师:对!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试试看!

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写出算式:20+30=50

教师:20+30=50是一个什么式子?(等式.)对!这是一个等式.

(2)教学第2个例子.

教师改变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码,使之同教科书第11页下图.

教师:现在天平也保持着平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那么,怎么用式子来表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再试试看!

指名让学生试着写等式,如果学生写出20+?=100,可以提示学生:?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数?我们以前学习过,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未知数?

教师和学生共同把等式20+?=100改写成20+x=100.

教师:20+x=100是一个什么式子?

学生:这也是一个等式.

教师:对!这也是一个等式.但是,这一个等式与20+30=50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左盘中的这个标有?的方木块应该是多少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也就是这个等式中的x是多少才能使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呢?可以是一个随便的重量吗?

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总结.

教师:对!这里的x所表示的未知重量不是随便确定的,它必须是使天平保持平衡的重量,也就是说未知数所代表的数值必须使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同学们观察一下天平,想一想x应该代表什么数呢?

让同桌的学生讨论一下,然后指名说一说.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左盘中未知的方木块重80克才能使天平平衡,所以只有x等于80的时候,才能使等式中的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

教师在20+x=100的右边板书:x=80

(3)教学第3个例子.

教师出示挂图(教科书第12页上图.)

教师: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大家先认真观察,想一想,这幅图的图意是什么.同桌的两个同学说一说.

指名让学生说图意.

学生:这幅图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是186元.

教师: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还可以表示为3x元.

教师:谁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来?

学生:3x=186

教师:想一想,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这也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当x等于多少时,这个等式中的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学生:当x等于62时,这个等式中的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

教师在3x=186的右边板书:x=62

教师:像这样一些等式:20+x=100、3x=186、x-10=35、x12=5(教师板书出后两个方程.)叫做方程.

接着,教师再板书几个一般的等式,形成如下的板书:

方程 一般等式

20+x=100 20+80=100

3x=186 362=186

x-10=35 45-10=35

x12=5 6012=5

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些等式、方程是不是一种等式?(是等式.)

可是方程与一般的等式相同吗?(不同.)你发现方程有什么特点了吗?

学生:方程的等式里都含有未知数.小学教 学 设 计网 WW w.xxjX sj.cN

教师:对!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教科书第12页下图.)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说一说它的含义吗?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会儿,然后,说一说各自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师:我们有了方程和等式的知识,当遇到一个式子,要判断它是不是方程时,应该怎样想?

学生:可以先看它是不是等式,如果是等式,再看它有没有未知数.如果它有未知数,就是方程;如果没有未知数,就不是方程,而是一般的等式.

(4)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判断是不是方程的理由.

2.解简易方程.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把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例如:x=80是方程20+x=100的解,x=62是方程3x=186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想一想,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

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一说,然后教师加以总结.

教师:方程的解指的是一个数,它表示未知数等于多少时使方程中等号的左右两边相等.例如,当x=80时,20+x=100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演算过程.我们以前做过一些求未知数x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例1.

教师: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解方程的方法.(教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方程的步骤及书写格式.)首先,要写解字;然后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及运算定律进行思考:x-8=16,就想: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所以x=16+8,x=24.运算的根据可以不写,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对齐.求出了x的值后,还要进行检验,以判断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接着,教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教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

(2)课堂练习.

做第1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注意检查学生写的检验过程和格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认真检验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注意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根据.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让学生说明每一题是不是等式、是不是方程,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

2.做练习二十四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仍然要注意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括号中的x的值哪一个是方程的解,为什么.

3.做练习二十四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列方程时是怎样想的.

三、作业

练习二十四的第4、5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