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认识简单的分数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先从学生们熟悉的平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纸,并涂出它的1/2,进一步体会意义,接着又在操作活动中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反思并获取知识。
二、教学策略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从教师的教来看,要做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简单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丰富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
五、课前准备:
课件、各种图形、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秋高气爽,我们一起去秋游吧!
(出示食品图片):你们看,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郊游的物品,我要和我的好朋友分享,你认为怎样分我们两个才会都满意?
2.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叙述:怎样平均分呢?
引导学生回答:
(1)两瓶矿水:平均每人分一瓶;
教师追问:每人分一瓶,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1)
(2)四个苹果:平均每人分二个;
教师追问:每人分两个,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2)
(3)一个蛋糕:平均每人分一半
教师追问: 一半是怎么来的吗? 你认为一半该用哪个数表示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数学里面,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出示1/2)知道像1/2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认识分数)
(二)指导认识1/2
1.认识蛋糕的1/2
提问:谁能试着说说这个1/2表示什么意思吗?
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分
引导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认识其他物体的1/2
师叙述:你已经认识了一个蛋糕的二分之一,那么你认识其他物体的二分之一吗?
课件演示: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分
一张树叶平均分成2分
一朵花平均分成2分
学生交流1/2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1/2。
教师叙述:你能画出一个图形的1/2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①拿出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涂上颜色。
②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
③汇报成果。
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结:无论是哪种图形,你们都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对折)为什么要对折?,对折的目的是什么?(平均分)
4.了解分数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叙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1/2的意义,你想了解我们这位新朋友分数的哪些方面呢?
学生独立阅读书本。
集体交流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教师重点说明分数的读法、写法。
(三)认识其他的分数
1.教师叙述:我们已经认识了1/2,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分数里面就只有1/2呢?你还能找出其他这样的分数吗?请大家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试着画出其他的几份之一。
学生操作
交流汇报
师小结:像1/2、1/3、1/4、1/5这些都是分数!
2.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朋友。现在老师要考考你,看你能不能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正确地把它们辨认出来。
完成想想做做第1、2、3题
(四)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提问: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
学生自由折
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把表示1/2和1/4的两个圆片贴到黑板上
2.教师引导比较:
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和你同学说一说。
3.学生讨论
集体交流
4.提问:老师折出了这个圆片的1/8(出示),你认为这个分数应该排在哪里呢?
5.提问:如果折出圆纸片的1/10 ,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
学生回答。(让学生体会: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6.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生活中的分数
1.讲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
学生回答: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份之一?哪一部分大一些?
2.(出示德国的国旗:黑、红、黄颜色各一份)
你能提出什么关于分数的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出示秘鲁的国旗:红色两份,白色一份)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机出示问题:红色部分占整个国旗的几份之几?
小结: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先想一想,下一节课我们就会学习这个知识了。
(六)全课总结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板书: 认识分数
1 分子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复习课》课件ppt
15.4.2公式法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湖北房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课件ppt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凉城县宏远中学八年级上)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课件ppt宏远中学八年级上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永丰县坑田中学八年级上《等腰三角形》课件ppt
第13章实数复习课件1(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等边三角形(2)课件ppt长沙市长征学校八年级上
正比例函数及性质课件ppt凉城县宏远中学八年级上
14.2.1正比例函数课件ppt萝卜中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整式的乘法》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13章实数复习课件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平方差公式》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
一次函数复习课件ppt凉城县宏远中学八年级上
《等边三角形》课件ppt南坪中学八年级上
14.4选择方案课件ppt凉城县宏远中学八年级上
12.1轴对称(一)课件ppt巫山中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变量与函数》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13.1.2平方根课件ppt北京市剑桥中学八年级上
14.1.3函数图象(一)课件ppt寻甸县仁德一中八年级上
14.1.3函数图象(1)课件ppt春来初中八年级上
14.2.2一次函数
角平分线的性质(1)课件ppt北京市剑桥中学八年级上
《角平分线的性质》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三课时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
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14.1.2函数的概念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