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厘米、毫米单位的换算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厘米、毫米单位的换算
教学内容
P30-31 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探索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换算;
2、培养目测与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索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直尺、米尺、课后延伸的表格、7厘米或20厘米长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让学生比画单位的长度。
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2、你知道这些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填空: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二、探索方法
1、教学例题
(每个学生准备一根纸条:长7厘米或2分米)
学生用直尺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并汇报,教师板书:
7厘米 70毫米
20厘米 2分米
7厘米 2分米
(1)7厘米与70毫米的纸条,哪个长,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重点讲解方法之一:因为1厘米=10毫米,7厘米有7个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
(2)20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小结:因为10厘米=1分米,20厘米有2个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厘米=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
(3)7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
能不能直接比,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2分米=20厘米,7厘米小于20厘米,所以7厘米小于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
并小结: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时,通常把他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2、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单位间的换算。(出示课题)
3、巩固练习,完成P30两个例题。
问题出示后,学生直接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按要求先用厘米作单位测量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并用毫米作单位,说出图形中各边的长度。汇报时,引导学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
2、填空:
5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 )分米=3米
40分米=( )米
3、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汇报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并小结:当单位不同时,我们通常怎样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单位不同时,通常可以把它们化成一致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4、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再让学生合作测量自己的手掌宽度以及步长,汇报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手掌的宽度、步长都是我们的身体尺,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尺,有利于我们进行估计和测量。
5、想想做做4
按要求完成练习。
6、综合运用
(每个合作小组课前准备了一只盒子、一份表格)
能装得下吗? 第 小组
能装下
装不下
目测
通过测量
进行判断
实际装一装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1部分 第二章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3.3-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课件1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3.1-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6-1《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1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4 2.4.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1部分 第一章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二)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课件(3)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6-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1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6-1《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二章 2.4 2.4.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3-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2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1《任意角和弧度制》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课件2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3-1《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2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2014年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4 2.4.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