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 下册)第98页例5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设计过程:
一. 准备练习:(及时表扬做的对,做的好的同学)
填一填:2999大约是()196大约是()
8006大约是()3507大约是()
二.学习例5,探究新知
1.出示例5主题图,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利用。二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一个月来收集到的情况。
(1)出示例5.师:前两天我们只是看到他们一、二周收集到的情况,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周收集到的情况,谁来说一说?
(2) 比较一下前两周收集的个数和后两周收集到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3)经过4个星期的辛苦收集,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这项活动,不过他们有个问题需要你们帮忙解决。(看图,听老师提问)
(4)师板书:第3、4周大约收集多少个?
(5)看到这个问题后,你觉的哪个词需要认真思考?(大约)
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学生口速,师板书:192+219︾
(独立做在本上,再同桌交流两种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
(6)师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小: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只不过一个要粗略一些,一个要精确一些。一般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整百整十。
(7)他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送一次?
指名板演:生1:500400︽100(个)生2:500410︽410(个)
(8)(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几个?(219192=27(个)
一.巩固提高
师:学会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能力。
(1)对口令(师报数,学生说近似数)
(2)做一做第5题
(3)第100页第7、8题。
(4)摘苹果(不用计算,准确把苹果摘到筐子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二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揭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 下册)第98页例5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设计过程:
一. 准备练习:(及时表扬做的对,做的好的同学)
填一填:2999大约是()196大约是()
8006大约是()3507大约是()
二.学习例5,探究新知
1.出示例5主题图,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利用。二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进行了 一次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一个月来收集到的情况。
(1)出示例5.师:前两天我们只是看到他们一、二周收集到的情况,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周收集到的情况,谁来说一说?
(2) 比较一下前两周收集的个数和后两周收集到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3)经过4个星期的辛苦收集,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这项活动,不过他们有个问题需要你们帮忙解决。(看图,听老师提问)
(4)师板书:第3、4周大约收集多少个?
(5)看到这个问题后,你觉的哪个词需要认真思考?(大约)
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学生口速,师板书:192+219︾
(独立做在本上,再同桌交流两种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
(6)师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小: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只不过一个要粗略一些,一个要精确一些。一般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整百整十。
(7)他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送一次?
指名板演:生1:500400︽100(个)生2:500410︽410(个)
(8)(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几个?(219192=27(个)
三. 巩固提高
师:学会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能力。
(1)对口令(师报数,学生说近似数)
(2)做一做第5题
(3)第100页第7、8题。
(4)摘苹果(不用计算,准确把苹果摘到筐子里)
四. 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揭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2015年中考《数学》解题策略
2015小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2015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考点:平行四边形
2015年高考湖北卷文科数学试卷分析
2015北京高考数学(理科)试卷评析 难度下降
名师点评2015年江苏高考理数试卷:回归基础
2015年我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5年高考数学(北京卷)总体解析
备战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方法“三”剑客
2015高考山东卷数学:凸显选拔功能,难度设计合理
2015北京高考数学(理科)试卷评析
2015高考数学新课标Ⅰ、Ⅱ及山东卷(文)试题点评
2015中考《数学》复习避免题海战术 学会归纳总结
2015山东高考数学试卷第一时间详细点评(理科)
2015年中考《数学》备考得高分的6个方法
中考数学考点:圆的周长
名师点评2015广东高考理数试题:有创新 难度降低
2015年甘肃高考数学卷:难度与去年持平 个别地方有创新
突出创新 弘扬传统——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2015第二学期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考点:菱形
2015年江苏高考数学理科真题评析
2015下学期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新人教版)
2015中考数学考点分析 你应早点知道
2015年中考数学超常发挥的五个技巧
2015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5年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圆的知识点总结
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特点点评
初中数学列代数式的5点注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