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十一课时《加、减法估算》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十一课时《加、减法估算》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34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
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四年级寒假生活指导答案参考
2016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北京版:五年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高一年级数学期末对数函数复习要点梳理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综合卷
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册《按比分配》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生活指导》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学反思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二年级数学老师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高一数学期末备考指数函数知识点梳理
品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北京版五年数学下册《通分》教学反思
小升初数学复习要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及应用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按比分配》评课稿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卷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的意义》评课稿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北京版六年下册数学《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2016年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品读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按比分配》教学反思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按比分配》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综合测试卷
北京版数学第八册《平行线》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