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2
收藏
教学计划:
依据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3课时
§4.2弧度制 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4.9函数 的图象 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第四章复习 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 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3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计算 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3课时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课时
§5.8平移 2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 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2课时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 4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竞赛辅导:
为发展我校的素质教育,贯彻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数学组拟对在校生中有数学思维特长的学生进行竞赛类的辅导。由6个班的学生共同组建一个30人左右的数学小组,每周由数学组的成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竞赛辅导,目标是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数学竞赛。大体的时间安排如下:每周举行1到2次,时间为第8节课。
教学课题:案头工作的尝试
案头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他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反映,对于各门学科,特别是数理化三门理科具有特殊的意义。数学组经过研究,决定在这方面作出尝试,拟从班上选出个别学生,对其进行案头工作的指导,要求有专门的案头本,每次对作业的错误进行总结,观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其学习上的表现作出记录。以便今后与其他学生作比较。
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拿黑、白棋子
四年级上册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两步连减应用题
三年级上册《千克、克、吨》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2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3
四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周长的认识》三年级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二
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线与角》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我是这样让课堂“活”起来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吨的认识》教后记
四年级上册《数一数》知识点归纳
《可能性》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3
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毫米 分米的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