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1、2001年7月13日, 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2008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2、理解图中的信息。萨马兰奇公布:伊斯坦布尔得9票,巴黎得18票,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
3、哪个城市赢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4、根据这些信息(缩小到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你能提出一道减法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减法问题,激发学生探讨笔算减法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板书算式:56-22,说明:我们学习了加法的笔算方法,如果遇到减法要怎样笔算呢?请同学们思考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小方格本上试算。
同桌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笔算 593 = 提醒个位要怎么样对齐。
[设计意图]:明确、掌握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及算法。
43 13 88 62 92 - 71 89 5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98-80= 98-8=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同桌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随堂练习 :
(1)、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6 5 5 9 7 8 9 9
3 5 3 1 1 6 - 7
3 2 8 6 2 2 9
(2)、用小方格本笔算。
57 3 = 69 5 = 88 66 = 77 77 =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五、作业 笔算 书 P20, 3、4 。
高考数学回归书本知识整理1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课3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问题
高考数学解斜三角形应用1
高考数学不等式复习
高考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基本概念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复习2
08届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思想
08届高考数学不等式解法及应用
08届高考数学平面向量的解题技巧
08届高考数学解析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复习1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基本概念
08届高考数学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技巧
08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性质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基本概念
高考数学不等式基本概念
08届高考数学中应该注意的参数问题汇总
高考数学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1
高考数学概率、二项式复习
高考数学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2
高考数学基础回归与基本题型回顾
高考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复习
08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专题复习
08届高考数学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08届高考数学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1
高考数学回归书本知识整理2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高考数学函数基本概念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