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新课标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本教材的一个特点,前面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已经正式出现过估算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景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
课本第98页主题图
【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探究新知
(1)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小精灵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2)出示问题
出示例5情景图
收集矿泉水瓶
第一周
180个
第二周
340个
第二周
192个
第四周
219个
观察后思考: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从大约一词可以知道,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
(4)探究估算的方法
学生热烈讨论起来。
生: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板书)
老师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400个。
生:我是这样想的,192接近190,219接近220。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190+220=410(板书),老师大约410个。
学生用四舍五入方法来进行估算,其方案与书中呈现的方案是相同的。我对学生的这些想法感到非常满意。之后,我们一起计算出准确结果:219+192=411。
接下来,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哪种想法?
生:我喜欢第一种想法,因为它把192和219都想成了与它接近的整百的数,用整百数来计算比较简便。
生:我喜欢第二种想法。因为它把192和219都想成了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用这些数来算,结果更接近准确数。
(5)出示问题2。
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
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
板书:500-400=100(个)或500-410=90(个)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习这一新知有比较厚实的基础,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完成新知的学习,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然而,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在全班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地进行追问和点拨,让学生理解加减法估算的算理,对估算中的注意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延伸拓展。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四、巩固提高
1、估算
589+419718+179631-409529-247
2、改错
517-348900405+367700
500400400300
3、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学习的重点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第一题突出估算的关键一步:如何根据四舍五入法确定估算值;第二题针对学生计算中的注意点安排改错,重进一步巩固算法;第四题把所学的新知及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以致用。以上层次的练习可谓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步步提升,真正实现了练习的功能。
【全课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万以内加、减法估算
方法1192+219400方法2192+219410
200+200=400190+220=410
【教学反思】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估算,再进行交流,教师尽量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两点能够为教学提供启示。
1.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创新思维。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学生采用的是把两个数看成比它们大一些并与它们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来估算的方法。学生具有这种想法说明他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够不拘泥于他人的意见,结合实际,想出一种新的方法,做到既会思考又善于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的中心点是: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不要给学生加框框,这样教学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和乐趣。
2.重视实际运用,把握教学原则。
案例中的题目,在理论上可以有很多结果,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400个,或大约410个,或大约420个,这个实例告诉我们,虽然生活中数学的问题要用理论数学的手段去解决,但是数学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所以,教学中既要肯定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更要认可学生源自于生活的思维方法。这是搞好教学所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第16章《二次根式》ppt复习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2《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1《相交线》ppt课件2
沪科版数学八下20.2《平行四边形》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下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ppt课件2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2《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3《矩形菱形正方形》(第2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1《多边形内角和》ppt课件2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八下20.2《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4《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镶嵌》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下20.1《多边形的内角和》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4《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镶嵌》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1《多边形内角和》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3《综合与实践 体重指数》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2《平行四边形》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课时)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下9.2《分式的运算》(第1课时)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下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ppt课件3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1《数据的频数分布》ppt课件1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19.3《矩形菱形正方形》(第3课时)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下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八下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1《数据的频数分布》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2《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第7课时)ppt课件
2015春沪科版数学七下10.1《相交线》ppt课件3
2015春沪科版数学八下20.2《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第6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