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锐角和钝角》教学策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锐角和钝角》教学策略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四、总结,深化阶段。
在这次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先复习旧知识并通过活动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再自主探究,导入新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画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采用抢答的形式即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巩固新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用纸折角和画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试题
八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数学试题
温泉中学八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华师大版)
高碑店市2000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初二上册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同步试题
07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数学上学期分式乘除单元练习(1)
初二上册数据的分析单元复习测试
初二数学第十一章一次函数
泾干镇中学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试题
初二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试卷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五章位置确定试题
初二上册试卷 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专题辅导
初二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八章数据的代表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2007华师大)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4[1].1—4.5)单元测评卷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孝感市肖港中学)
借助一次函数模型作决策
初二数学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初二数学上学期分式方程试题(1)
三角形重心,垂心,形内点的共性专题辅导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练习题2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单元检测
初二数学整式的乘法复习与测试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水平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