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案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
2+9= 3+8= 4+7= 5+6=
3+9= 4+8= 5+7= 6+6=
4+9= 5+8= 6+7= 7+6=
5+9= 6+8= 7+7= 8+6=
2.( )里应填几?【继续演示课件“”】
5+( )=11 4+( )=12 5+( )=14
4+( )=11 2+( )=11 3+( )=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1:11-5=□.
①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想加算减;
数的组成;
因为11-6=5,所以11-5=6;
……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例1:12-4=□.
①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②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3.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11-3=8→11-8=3 ……
11-2=9→11-9=2 ……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继续演示课件“”】,投影出示,启发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2题【继续演示课件“”】,口算,竞赛.
3.练习五第3题【继续演示课件“”】,分级讨论交流,独立填写.
(此题渗透统计思想,必要时教师做一下说明.)
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4、5题(图片“练习四”、“练习五”).
板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数学教学
高二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2017
2017届高二数学导数的公式知识点总结
2017年中考数学选择题的答题策略
高二数学导数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导数与函数的性质知识点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考查卷
2016中考数学考点: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快乐学数学:生活中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论从教材改革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探析怎样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怎样解决好中考数学的动态问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如何试商的一点心得
2016中考数学考点解析之一次函数的性质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高二数学导数解题方法及策略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卷2016
高二数学导数怎么求:求瞬时速度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模拟题
2017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
2017小升初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模拟练习题(有答案)
高二数学导数压轴题解题技巧:导数的应用
论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6中考数学考点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分类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