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一节第三课时内容。
2、地位和作用
由于角的形成与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关,学生已有的概念是两相交直线所形成的有公共顶点的角(邻补角、对顶角等)即两线四角,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这节课: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没有公共顶点的八个角的位置关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研究这些角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学习平行线做准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恰恰是后面顺利地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和关键。这一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线四角 承上 三线八角 启下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设计
由于本节课只有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明确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所以,教学目标体现在:
(一)
1、明确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通过变式或复杂图形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找到在千变万化的图形中的不变之处,能够抓住概念的重点。
(二)
1、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变化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
2、通过观察,探究“三线八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能力;发展图形观念,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根据图形识别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难点:在复杂图形中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三)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正确理解新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三类角的特征,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中不能是单一的教法,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等。
(二)学法:以复习旧知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指导阅读、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学习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在这节课中使用的学法主要有: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观察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说课稿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数学文化之费尔马大定理及其证明
数学文化:什么叫克拉?
2015数学文化的讲述:业余数学家
小学生数学文化:一秒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小学数学知识(化法和聚法)
小学数学文化之什么是条形统计图?
经典数学文化之共有多少个桃子
小学制作统计表需要注意些什么
2015小学数学文化:火柴游戏
小学生知识问答(使用秤)
小学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关于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小学文化:时间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韩信点兵的数学知识
最新盘点的数学文化:排除思维障碍
2015小学数学知识—名数、单名数及复名数
小学新编数学文化之一笔画问题
关于垂直和垂线有什么不同?
数学知识;什么叫做圆柱体和圆锥体?
小学数学文化之制作统计图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学同心圆和圆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小学生如何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新编小学数学知识—容积单位与容量单位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文化:鬼谷算
数学文化之数据资料
数学文化之圆心角和圆周角一样吗?
二十四时计时法的数学文化
2015小学数学文化讲解:什么叫奥数?
2015数学文化的推荐:急智问题
小学数学文化:1立方厘米、1C.C.和1毫升的关系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