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5
收藏
1.涉及的考点
2014年解答题考察的考点:数列、立体几何、统计、解析几何、导数
2013年解答题考察的考点: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函数、解析几何、导数
研究高考真题的目的就是找出考点和常考考点。因为常考的知识点还将考,从来不涉及的知识点,考的可能性就不大。
找出考点后,就要进行专项的训练,专项训练不在题多,而在于做“好”题,真题仍是第一选择。训练过程一定要揣摩整个过程,找出规律。
2.解答题的解题技巧
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在数学家波利亚的四个解题步骤中,第一步审题格外重要,审题步骤中,又有这样一个技巧:当你对整道题目没有思路时:步骤(1)将题目条件推导出“新条件”,步骤(2)将题目结论推导到“新结论”.
步骤(1)就是不要理会题目中你不理解的部分,只要你根据题目条件把能做的先做出来,能推导的先推导出来,从而得到“新条件”。步骤(2)就是想要得到 题目的结论,我需要先得到什么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结论”。然后在“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再寻找关系。一道难题,难就难在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难以 建立,而你自己推出的“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原题更容易建立,这也意味着解出题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最后要提醒的是,虽然我们认为最后一题有相当分值的易得分部分,但是毕竟已是整场考试的最后阶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疲劳不可避免,因此所有同学在做最后一题时,都要格外小心谨慎,避免易得分部分因为疲劳出错,导致失分的遗憾结果出现。
高二数学课件-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中的分堆问题课件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05
高三数学第七章_立体几何_阶段质量检测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4测试试卷
201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数学(文科)
高二数学排列(优限法 捆绑法 插空法的运用 )
2006届高三数学十二月考试题卷(文)(浙江省天目高中)
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课件 新人教B版
高一下学期三角函数练习12
2009学年江西省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测试题(理)
高二数学单元试题 圆锥曲线方程
临川二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35
高中数学课件程序框图
高一数学下学期三角函数练习19
高三数学导数的概念与运算课件1(理科一轮)
2010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数学文科二模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1.2集合的基本关系课件
临川二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文科)
高一数学下学期平面向量练习6
高一数学数列应用1课件
高二数学抛物线复习课件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高二下数学(文)期末考试
2010年北京丰台区高三数学二模(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3)
高一数学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课件
西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1年新课标最新高考预测(数学理)模拟试卷二
高三复习 五、三角恒等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