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1
收藏
为什么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我们总是不能拿到满分呢?
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们在做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走进了这样几个误区:
其一,重结果,轻过程。
其二,对做错的题目,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
1.先说第一点,重结果,轻过程。
相信,很多同学都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拿到一道题目之后,看题目很简单,就会急于下笔。结果,思维活跃,笔走龙蛇,虽然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却因为匆忙之中丢掉了不少步骤,不能顺利拿到满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位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这样分享经验:
“很多同学数学思维很好,但是一下笔就丢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练习时一定要把每个解题步骤都写全。”
数学备考自然要做题,但是,有些同学只关注结果,答案对了就行了,不重视步骤,这显然就的非常不明智的。要知道,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关系着最终的结果,一步错,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在做数学题目的过程中领悟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才应该是我们做题的最终目的。
2.再说说第二点,对做错的题目,不能提起足够的重视。
也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做题时,碰到了一道似曾相识的题目,往往拿不定主意究竟该用哪种方法去解,有时候虽然做出来了,结果还是不免以错误收场。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我们对错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那些做错的题目及时消化吸收。
那些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从来不会这样做,一位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的学子就这样说:
“在学习数学上,我并没有下很大的功夫,只是习惯每天将做错的题目整理一遍。数学题量大,老师每天都会发一张试卷,头天做了第二天就讲评。老师每次讲评之后就,我就会把那些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A4大小的本子,我记了不少页,每页至少两三道题,多则七八道,到每次考试时,光是看这些错题就能花费我一天的时间。对这些错题,我会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再着手推理一遍,如果是因为方法上的问题错了,就会及时去请教老师。
“因为一直坚持这样做,我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就很少遇到‘被相同的石头绊倒’的情况。”
的确,学习数学最怕的就是懒惰,遇到不懂的问题、容易做错的题目,一定不能心存大意,而要用心弄清楚每一个知识点。不断重复自己做错的题目,标清自己每一个错误点,在改错本上清晰地写出每一步,直至把这些模糊的知识彻底弄懂为止。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你的数学成绩就能日见起色。
2015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练习卷
15-16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复习:角的种类
高二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大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题型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与方程同步提升检测(含解析)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详解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知识点
高一数学理科函数与方程试题(含解析)
备战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排列组合知识点
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数量关系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知识点
讲解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分数大小知识点
高二数学必修3概率测试题卷(含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圆的面积
2015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检测卷
盘点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问题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专练(附答案)
数学高一必修一函数与方程同步检测题(附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
2015-2016高考数学椭圆能力提升同步检测(含解析)
2016高考数学导数应用题型解题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作业
北京版数学六上《圆的面积》习题
2015六年级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题(人教版)
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练习题(含解析)
2015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应用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
经典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规则运算知识点
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三单元概率测试题(详细解答)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