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0
收藏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要回归课本,理清数学的知识主线,透彻地掌握知识结构,熟记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性质、法则、公式,要做透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用联系的观点研究课本上的变式题,虽然这一届学生是非课改的“末代考生”,但考生不必过于担心,活学活用,相信自己能考好。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这段时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看课本,尤其是教材里B组题要多看。根据多年经验,往年高考中的一些大题都是由这些题演变而来的。
回归课本并不是死读书,而是针对《考试大纲》上所要求的,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哪些还没有掌握,一定要心中有数。迅速、准确、有效地查出所缺内容,并及时补上。该记的公式、定义、特殊的结论,决不偷懒,一定记好。
对基础知识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从源头上搞清楚来龙去脉,只有理解了知识,内化了知识,在新的情境下才能被激活,头脑中储备这样的知识越多,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左右逢源,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纵观这么多年的解析几何,所考内容基本上是曲线的定义、轨迹的方程、直线与曲线的综合、韦达定理、函数的最值、特殊的结论。每一步所用知识点都是平时做过许多遍的,只是缺乏临场的冷静,不敢做,导致计算不出甚至没有思路。
解题要快、准、规范
现阶段,我们不主张学生采用题海战术,但数学这个科目又比较特殊,三天不做题,就会生疏。从各科目比较来看,数学是最容易眼高手低,尤其是不少题看着似乎都知道咋做,但真正做起来,却理不清头绪。
剩下这段时间,学生们每周都要做两套题,做题时间最好是在下午3:00~5:00,因为高考时,数学考试是这个时间段。做题时,学生争取做到做题快、答案准、答题规范。优秀的学生要对自己严要求,争取在100~110分钟内把题做完,选择题该估算的估算,该检验的检验,该猜想的猜想。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学会大题小做,适当放弃,对于一题多问的题,尤其是后两道大题,不妨试着做一问,过于难的,干脆放弃,把这部分时间放在自己会做的题上,提高正确率。
另外,这段时间,考生一定要把平时的模拟题再温习一下,尤其是平时的错题,一定要仔细研究,争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拔尖学生反应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大脑中储存了许多定理之外的基本问题,从定理引申出来或从难题中提取出来的基本问题,这种问题我们称为“思维模块”。“思维模块”的作用就是,遇到具体的问题,其储存的信息就容易被调动起来,以达到分解问题或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大化小、难化易。尽管高考追求“以能力立意”、“多考一点理解,少考一点记忆”、“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但落实到学生身上,恰恰需要加强记忆,熟记常用知识点,熟记“思维模块”,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构建成知识网络,尽量使常用知识达到数学教育专家齐智华所要求的“知识的傻瓜化”。
找准方向,力争高考时不留遗憾,或将遗憾减少到最小就是你的胜利。
《认识时间》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比大小、轻重》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多少》
《认识钟表》说课稿
《“9”的认识》说课稿
《20以内数大小比较》
《6、7的加减》
《加与减》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填未知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9加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2
《20以内的加法-整理加法表》
《合与分》
《用数学》说课稿
《认识物体》
《8、9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连加连减》
《认识物体和图形》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
《对应与比较》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买铅笔》说课稿
《小胖过生日》
《绿地》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可爱的校园》教学片段与点评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钟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