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7
收藏
一些国家和民族对某些自然数有特殊的情感,表现出不同的好恶,反映出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背景,真是一件趣事。
1. “从无到有”与“黑暗”的“一”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均由天地阴阳交感而成,形成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的数学关系观。“一”的意义成了“从无到有”,而在3000年前的巴比伦数学中,“1”是一个不祥的数字,1万称为“黑暗”,1万万则是“黑暗的黑暗”。
2. 走向成功的“三”
中国古人认为,“二三”是一个成功的数字。史记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老子》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使用、鉴别。”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力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之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旅程的尽头是成功。”法国天文学家戴布劳格林总结自己经验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践。法国文学家卢梭把读书分为三个步骤:储存、比较、批判。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郭沫若期望青年必须具有“三大基础”即思想基础、科学基础和语文基础。
5.1同底数幂的乘法(2)
8.2消元(一)
10.1生活中的轴对称
从立体图形到视图
《可能性的大小》课后反思
5.3平行线的性质
乘法公式(1)
3.1字母能表示什么
不等式的应用
8.2.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4.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储蓄利率、打折问题
直线平行的条件(3)
不等式的认识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
抽样调查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
相交直线
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
5.4乘法公式(2)
垂线(第一课时)
4.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2.4旋转变换
不定方程
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七上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去括号”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5.4平移
七年级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式折线统计图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3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