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1
收藏
题目:桌面上有14只杯子,3只杯口朝上,现在每次翻动4只杯子(把杯口朝上的翻为朝下,把杯口朝下的翻为朝上)。问:能否经过若干次翻动后,把杯口都朝下?若不能,那么每次翻动6只能做到吗?7只呢?
解析答案:
把杯口朝上的杯子用+1表示,把杯口朝下的杯子用-1表示。初始状态是3“+”,11“-”,所以把14个数相乘则积为-1,而翻动1只杯子时,就是把+1变为-1或者是把-1变为+1,当翻动1只杯子时,就相当于原状态乘以-1。翻动n次杯子时,就相当于乘以n个“-1”所以每次翻动偶数只杯子时,不改变初始状态是“-1”的这个结果。
所以每次翻动4只杯子和每次翻动6只杯子,不能改变乘积为是“-1”的这个结果。即:都不能做到。
而每次翻动奇数只杯子时,能改变初始状态是“-1”的这个结果。所以每次翻动7只杯子且翻动奇数次能做到。
具体操作如下:原状态3只杯口朝上,11只杯口朝下。
①翻动2只杯口朝上,翻动5只杯口朝下,翻动后,6只杯口朝上,翻动8只杯口朝下。
②翻动3只杯口朝上,翻动4只杯口朝下,翻动后,7只杯口朝上,翻动7只杯口朝下。
③翻动7只杯口朝上。翻动后,这时14只杯子都是杯口朝下,完成任务。
你想到了么?有没有被绕进去?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吧!
苏科版七年级上1.2 轴对称的性质(2)
苏科版数学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七上4.3《用方程解决问题》ppt课件(2)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5.1《函数》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上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七上4.3《用方程解决问题》ppt课件(1)
苏科版数学七上2.3《绝对值与相反数》ppt课件(1)
苏科版数学七上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上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ppt课件(3)
苏科版数学七上《从问题到方程》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七上《字母表示数》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上2.6《有理数的乘方》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七上2.1《比零小的数》ppt课件(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课时)苏科版七年级上
苏科版七年级上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苏科版七年级上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
苏科版数学七上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ppt课件(4)
苏科版数学七上3.5《去括号》(第2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5)
苏科版数学七上2.2《数轴》ppt课件(1)
苏科版数学七上6.5《垂直》ppt课件(一)
苏科版数学七上3.2《代数式》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上3.1《用字母表示数》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七上《从问题到方程》ppt课件(1)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1.2《轴对称的性质》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七上3.2《代数式》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七上2.3《绝对值与相反数》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七上3.4《合并同类项》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上3.4《合并同类项》(第1课时)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