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即时性评价策略研究_教材解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初中数学课堂即时性评价...
首页>数学教研>教材解析>初中数学课...

初中数学课堂即时性评价策略研究

2015-04-17 收藏

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即时性评价作为一种重要且特殊的评价形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彰显出其特有的优势,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行为、言语、活动等给予判断性、指导性等的判断。本文将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切入点,对课堂中即时性评价行为可采用的一些策略加以分析,希望能在新的角度给初中数学教师们一些启发。

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简介

行为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起初强调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斯金纳作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新的行为主义理论,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最著名的实验是他自制的“斯金纳箱”实验,以白鼠为被试,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当白鼠按压到杠杆时就会出现食物,小白鼠在偶然一次压杠杆得到食物后,其压杠杆的频率明显增加,直至最后学会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该实验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并把由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respondents);把有机体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operants)。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通过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可以通过强化的安排改变人的行为。即时性评价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反馈强化行为,正是通过强化学生的正面行为来实现教学效果的,但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策略安排的问题,以实现评价行为的最优化的。

二、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即时性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1.在学生恰当的行为出现后,要尽快给予评价,把握评价时机的及时性

该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或存在缺点、问题时,尤其是在学生积极探索研究而有所创新时,都要及时地给予评价。斯金纳关于行为和结果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在他看来,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是极为有效的刺激,对行为的及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做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操作性学习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原理就是,结果在行为之后立即出现远比延迟一段时间在出现更能影响行为,及时的反馈评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它提高了评价的激励价值,使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明确化。

与凝固的、静止的总结性评价相比,即时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认识到自己的何种行为得到了相应的评价,直接刺激其真正面行为出现的频率。

第二,它提高了评价的信息价值。评价本身即包含信息反馈的功能,如果学生的行为在很久后才得到评价,那么在这之前,其错误的行为仍然会延续,其正确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因此,立即给予评价反馈比延迟很久才给予肯定更具有强化和指导作用。

2.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强调即时性评价行为的针对性

不能简单的将同一刺激泛化实施到不同的对象上,这也凸显出行为主义的评价观,即评价行为应当具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即使评价含有丰富的判断和导向信息,达到分层教学的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反馈环节时应注意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能达到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评判学生,从而使具备不同能力或特性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到知识,体验到快乐。

3.改变传统的评价姿态,丰富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强调即时性评价过程中的互动性

从数学课程开展的整体情况来说,传统的课堂即时性评价行为中大都把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使得评价环节缺乏互动性和民主性。而我们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中,也包括在评价的设计里。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充当了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做出积极反应,但对于处于初中阶段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辨别分析能力,并具有主动行为的要求,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把同伴的认可与关注看的更为重要,这使有效的强化物不再拘囿于教师本身,还包括了学习者本人。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尤为关注学生的主动行为反馈,他们认为,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主动的作用于环境的,维持行为的最重要的强化物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快乐,他们把这类强化物叫内部强化物,与其相对的是外部强化物,譬如教师的口头表扬和称赞等。研究表明,这类外部强化物可以增强内部兴趣,教师作为教学整体的控制者,应当有意识的设计更多形式的评价活动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机,将外部的反馈刺激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动机,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最终达到以内部动机来驱使完成学习。

在现实教学中,还有许多其他可以借鉴使用的方法策略,教师可依据实际的课堂情况,随时调整评价策略:如可以结合作用集中性评价,弥补即时性评价的过于零散的缺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还有对评价次数的把握上,应逐渐降低评价行为的频率,逐步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再就是对于评价空间的扩展上,教师在课下也应把握机会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