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3
收藏
一、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
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理清主干内容:
高考数学主干知识可分为八大块:
1、函数;2、数列;3、平面向量;4、不等式(解与证);5、解析几何;6、立体几何;7、概率、统计;8、导数及应用。
要做到块块清楚,自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函数是其中最核心的主干知识,自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数学首轮复习的重点。函数内容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中占有比重最大。在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其他试题中,如能自觉应用函数思想方法来解题,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掌握函数的基础概念、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掌握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数列等知识的交汇与综合是数学首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三、在习题中注意思维能力培养:
要在解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探究式、开放式题目的方法总结。明确自己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到的知识点和整个解题思路。并加以自觉的应用。这样每做一题在解题方式和思路上,都获得积累。
四、讲究复习策略。
因为是首轮复习,所以不要盲目做题。不要急于攻难度大的“综合题、探究题”,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因此,建议考生在首轮复习中,不要盲目地自己找题,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题。
五、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
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1.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2.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3.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比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就有很明显的三个步骤)。
以上为高三首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五个需要注意的要点。在此复习的基础上,考生还需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充满信心,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打好基础!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1《三角形》(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3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三课时)转盘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统计的意义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2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二课时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等腰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1生活中的轴对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 统计的意义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确定与不确定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四课时工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之一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一课时面积、周长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