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收藏
善于学习数学的同学可能对数学学习已经形成习惯,进而有“数感”知道哪里需要补充学习、怎么有效学习。而如何形成这种习惯呢?下面七各方面可以着重实践练习。我们要锻炼学数学的能力,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在初三数学学习中尤其要做到七个重视:
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重视建立“病例档案”——做到万无一失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重视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维敏捷准确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0.2《分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6《整式的加减》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5《十字相乘法》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0.6《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5《合并同类项》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4《公式法》ppt课件.ppt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0.4《分式的加减》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7《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1-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7《同底数幂的除法》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0.3《分式的乘除》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7《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ppt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9《多项式除以单项式》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6《分组分解法》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8《单项式除以单项式》ppt课件1-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4《公式法》ppt课件.pptx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9《多项式除以单项式》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七上9.10《单项式乘以单项式》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6《整式的加减》ppt课件3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9《多项式除以单项式》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0.2《分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7《同底数幂的除法》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0.5《可以化成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0.6《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5《十字相乘法》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5《合并同类项》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5《十字相乘法》ppt说课稿-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4《整式》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6《分组分解法》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8《单项式除以单项式》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七上9.6《整式的加减》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