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1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的方法基础上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算式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一)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 )=( )
(二)填一填。
( )×4=24 ( )×7=35 9×( )=36
64÷( )=8 ( )÷ 5=30 ( )×( )=81
(三)揭示课题。
前面大家学习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接着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为方法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一)自主探究,建构方法。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1)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想法一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想法二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2)两道除法算式的列法和算法。
提问:27个彩球,每行摆9个。可以摆几行?27个彩球,摆了3行,每行摆几个?学生根据问题列算式。并说说用哪句口诀。(三九二十七)
3.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4.感悟算理。
让学生小结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
(二)尝试应用,内化方法。
1.算一算。独立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题。
2.说一说。指名回答上面一题答案及所用的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在情境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一)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做一做”第2题。
学生计算出结果后,引导观察除数不变,被除数变了,商也相应发生变化。
2.将教材“做一做”第3题改编成找朋友游戏。
将算式制成卡片,商相等的为朋友。
(二)拓展延伸
( )÷( )=9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规律,在游戏中体验成功,在拓展中发展思维。】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高中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数学试题高一下2014
高中2014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数学高一期中试卷下册
2014高一数学试题下
初中数学寒假作业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含答案
2014年上海市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高一数学练习试题:几何概型
七上数学寒假作业:有理数的减法检测
龙东地区高一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数学高一期中试卷第二学期2014
高中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练习
初一上册寒假作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七上数学寒假作业之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高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试题练习
2014年高中高一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高一数学函数应用检测试题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计算题
2014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课标高中高一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高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练习
2015年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绝对值测试
数学高一期中试题下册2014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题
关于有理数的七上数学寒假作业辅导
高中试题练习 高一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2014年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