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图形的运...

《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2015-03-05 收藏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修订后的教材在解决问题方面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所作的突破。通过让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剪出给定的图案的问题,突破了以往解决问题的例题多安排在“数与计算”领域的局限,使得培养学生的“四能”的素材和案例更为丰富。

例4选取了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为素材,让学生探索如何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学生一次性成功的几率很小,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原因,逐步调整策略解决问题。重点突出以下两点:一是突出折纸的方法,以保证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二是在对折之后的纸上画图时,要注意保证剪出的图形是手拉手的。

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在各个环节均有突破:在“知道了什么?”环节,重在通过理解题意迅速调动有关轴对称的知识,进而抽象出数学问题;在“应该怎么做?”环节,利用已有的剪一个小人的经验进行迁移,同时将问题转化为简单些的剪两个手拉手的小人的问题,以操作的方式探索折纸方法、画图方法,并经过不断的调整解决剪4个小人的问题;在“成功了吗”环节,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借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样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突破。

1.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剪出4个完全一样的手拉手的小人。

突破建议

(1)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出一个小人。明确只需要对折一次,画半个小人,使折线是“小人”的对称轴。

(2)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出两个一样的小人。引导学生根据剪一个小人的经验迁移到剪两小人,说一说需要对折几次,为什么?强调画小人的位置。

(3)继续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出四个一样的小人。想一想,需要对折几次?(需要注意的是:对折一次剪出一个小人,对折两次剪出两个小人,对折三次有学生误认为是三个小人,要让学生明白每对折一次的小人个数应是上一次个数的2倍那么多。)半个小人应该画哪?

(4)教师呈现剪错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原因出在哪?如:两头出现半个小人的情况(画的时候画在不是对折的那一边),出现一个个单个的小人(小人的手没有连起来。)

(5)展示作品。将成功的作品展现出来或者贴起来,提供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豪感。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建议

剪出手拉手的四个小人的问题是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一个突破,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在学生操作尝试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逐步调整策略。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在剪出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后尝试剪出手拉手的八个小人,或者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出别的图形试着剪一剪,在不断地操作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挑战意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