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5
收藏
一、教材分析
主题图,教材选用的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游乐园和春天里孩子放风筝的场景。对称的图形有蜻蜓、蝴蝶风筝和小兔子钟面;平移的现象有缆车、在直线轨道上运行的小火车、滑滑梯、观光梯;旋转的现象有旋转飞机、风车和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同学们将自己观察到的场景表述出来,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演示,切实感受到每个实例的运动方式,再找一找与它运动方式相同的事物,初步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提供了树叶、蝴蝶、天安门三种实物,它们分别是植物、动物与建筑的代表。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是一模一样的,从而认识对轴称现象。再通过小精灵的提示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以巩固认识。
例1以动态操作的方式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通过剪纸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出折纸片、画图和剪纸片的过程,展现了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进而达到以下3个目标:首先,使学生明确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次,使学生通过折痕认识对称轴;最后,使学生明确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做一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第四幅图较难判断,教师应准备教具,当学生出现分歧时,通过对折的方式,发现它无论怎么折都不能完全重合,从而知道它不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需要对折后要完全重合,如果仅仅只是形状形同是不可以的。
修订后的教材与实验教材相比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修订后的只要求能从诸多图形中辨别出轴对称图形,而不要学生画出对称轴。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难点是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重难点突破
1.认识轴对称图形。
突破建议
(1)借助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如:主题图中出现的蜻蜓、蝴蝶风筝等,说一说自己在哪见过这样的图形。
(2)折一折,剪一剪。
课前准备好方形的纸片与剪刀,通过对折后画一画、剪一剪,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形成的过程,感受轴对称的奥秘。知道对折是为了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知道在一边画的原因是因为对折,所以剪出来的两部分就一模一样了;并且发现对折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出示各种轴对称图片,让学生欣赏到轴对称图形的艺术美和数学美,巩固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2.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材没有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严格的数学定义,只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物体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突破建议
(1)出示比较常见的对称物体,如:
、
。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可结合平行四边形的纸片,让学生猜测,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折能完全重合吗?通过操作发现看起来上下一样的图形其实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一定要沿着某直线对折后看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
(3)出示容易错误判断成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如:
要想小学数学好,习惯很重要!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名师设计
2013春季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1-5的认识及书写 名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辅导孩子写家庭作业的四大技巧之一
镜面对称教学案例实录教学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的加减法》教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学会利用教材资源——《有几瓶牛奶》片段赏析
如何处理好课前精心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公式类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 教案教学设计精彩
如何进行有效试卷讲评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一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谈“怎样解题”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后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数学二上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大全目录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快乐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奥赛“核心公式24问”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反思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
新课程怎样推进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