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4
收藏
培养学生“四能”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修订后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这样的编排,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教学思路。
例5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并用“进一法”确定问题的答案。用不同的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
用图表示:○○○○ ○○○○ ○○○○ ○○○○ ○○○○ ○○
5+1= 6(条)
用符号表示:4,4,4,4,4,2
5+1=6(条)
用竖式表示:说清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以及租6条船的道理。
“做一做”中的第1题与例题相吻合,运菠萝的次数也要运用到“进一法”,但第2题在解决用钱买面包的问题时,虽然钱也有剩余,但却不够再买一个面包,所以不能用到“进一法”,意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避免形成思维定势,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理解“进一”的道理。
证明训练(2)
小胜中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7-9节)测试题
整式复习(五)
相似图形过关测试
求代数式的值
期中试卷[上学期](无答案)
应用题3
相似图形单元检测
应用题训练(一)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整式复习(四)
应用题训练(三)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八章证明(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八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试题
应用题2
一次函数测试卷
证明训练(1)
整式复习(一)AA
八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不等式单元检测题
平行线(五)
杨武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平行线(一)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2
八年级下期第一学月数学试题
平行线(三)
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复习(圆一类图形)
不等式单元测试
整式复习(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