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3
收藏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突破建议:
(1)平均分没有剩余与有剩余的小棒,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比较其异同,感受平均分在有剩余的情况下产生有余数的除法。
(2)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3)在理解的基础上强调商与余数的名数在等分的情况下相同,在包含的情况下不同。
2.理解除数与余数的关系。
突破建议:
(1)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出示一个用小棒摆的正方形,让学生知道: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接着分别用9、10、11、12、13、14、15根小棒来摆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教师板书。在摆的过程中,重点探究如果余数出现4根小棒时应该如何处理,从而明白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2)不计算,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断计算的对错。
64÷7=8……8( ) 45÷5=8……5( )
(3)余数最大能填几?
( )÷8=4……( ) ( )÷5=7……( )
(4)除数最小能填几?
( )÷( )=(3)……8 ( )÷( )=(7)……5
从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
教育反思: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
理想课堂高年级学生评价初探
开放教学过程
数学新课堂不能承受之伪——新课标下教师若干教学行为反思
略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放式教学
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应对“后负迁移”的小课题研究
实践 探索 交流
低年级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呼唤有效的“合作学习”
对一些教学问题的反思
让学生爱上数学日记
浅谈教育
设计有效的情境 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误区与对策
培养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问题何在?对策何在?——数学课堂观察与沉思
多元智力理论呼唤教育的个性化
挖掘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做有“心”人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浅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学习 探索 创新
浅谈评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教师情感: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听课、评课为何这么“虚”
数学由你而精彩——浅谈数学日记在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