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8
收藏
1.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数的组成
突破建议:
(1)呈现很多排列整齐的点子图。让学生亲历数数的过程,感觉点子密而多,数比较大,一个一个或者一十一十地数不合适,更适合用“百”去数,通过圈一圈,让学生了解这个数是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借助摆半结构化的小棒的操作,让学生体会235的组成。
(3)对照小棒在带数位的计数器(直观的数位表)上拨算珠,与操作小棒相对比,体会一个算珠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可以实现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飞跃,从而使数位的知识更直观化。
(4)学生对照带数位的计数器写数和读数,体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的方法: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读数、写数都是从高位起,哪个数位没有就用“0”占位,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读。
2.培养数感
突破建议:
(1)借用彩点图让学生充分数、圈、填,感悟1000有多大。
(2)呈现数轴,通过填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千”与百、十的关系。如:1000里面有10个百,有100个十,900再填100就是1000,在数轴上如何快速地找到560、730等等,培养学生的数感。
(3)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的蜜蜂图,先估一估,然后找到合适的方法数一数(10只一圈,10个小圈再圈成一个大圈);第5小题的格子图,给三百六十八个小方格涂上颜色,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国标本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教学计划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九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说课稿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8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7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参考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6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1课时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实践课教案: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0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