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8、7、6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材内容编排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经验,例4中没有再出现直观图和计算方法,只是由小精灵提出:你是怎么计算的?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计算方法完成十几减5、4、3、2的计算,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做一做”中的练习,以加法和减法上下对照的形式编排,突出体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法”进行计算。加法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没有直接给出,增加抽象性,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想加算减法”的思维水平,使学生逐步达到由减法算式直接想到得数的要求。
“思考题”和“数学游戏”的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组织学生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初步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所学的减法算式进行简单地整理。教师需要恰当地把握教学要求,不应作过高的要求。
本节课的教学,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中有明显的体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的基础上,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是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重难点突破
1.在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算理的基础上,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
突破建议
(1)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由于学生已经有丰富的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经验,教师在出示例4后,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如计算12-5,想“5+7=12,所以12-5=7”,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学生交流算法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并逐步喜欢“想加算减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突破建议
(1)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练习,为正确、熟练应用“想加算减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多用游戏方式、比赛方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另外,还可以进行“听算练习”,使学生不仅能视算,而且在听到两个数相减时也能很快地说出得数。
(3)对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原因,教师要针对问题想办法,帮助他们进步。
小升初数学法则知识点归类
做到这几点,你的数学不可能成为弱科
冀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36章知识点汇总
初三数学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知识点
初二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5章知识点汇总~
2014年秋季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怎样啃下数学这块硬骨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18)
七年级数学上册月考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考点的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做好前测和后测,掌握重点和难点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五)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由样本推断总体知识点
招教面试课四年级《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反思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提分方法
高中数学怎样复习有条不紊
教学心得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2017-2018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四--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学习:同学如何更快适应初中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苏教版)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6章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为理解而教-----“分数的再认识”听课学习赏析和思考
初三下学期数学第27章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数学实践活动有趣的密铺解说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