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20以内...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2015-02-11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用“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计算十几减9、十几减8的算理,掌握了十几减9、十几减8的两个常用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将十几减7、6作为独立的例题进行教学,既延长了学生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认识、理解和训练,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例3中教材编排了两位同学共同观赏鱼的情境,通过对话可以看出,两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获得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从而提出了不同的数学问题,并由此得到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教材中呈现了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又通过在一道加法算式下面写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的方式,使学生体会“想加算减法”的快捷,而且能同时计算出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的结果。教材编排中,对于“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处理上,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对“破十法”的编排上:由于学生经过十几减9、十几减8的学习对“破十法”已经比较熟悉,在这里不再出现直观图,而是让学生以已有的操作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教材不仅提供了“想加算减法”的直观图,并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一个加法算式能完成两道减法算式的计算,从而感受“想加算减法”的方便、快捷。

“做一做”中的3道练习题着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想加算减法”,3道练习的编排从直观到抽象,体现了对“想加算减法”的巩固练习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是在自主选择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体验“想加算减法”的优越性,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8、7、6)。

二、重难点突破

1.进一步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

突破建议

(1)借助算式,交流计算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列出减法算式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计算方法,并将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进行引导,如:“你能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吗?”“你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你能听懂(或看懂)同学的想法吗?”

(2)为学生理解“想加法算减法”提供直观图,与一年级上册一图几式呈现方式相呼应,以利于学生理解。

2.体验“想加算减法”的优越性

突破建议

观察比较,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一是表示“破十法”的两步算式与表示“想加算减法”的一步算式的比较;二是“想加算减法”中,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个加法算式,让学生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突破建议

(1)进行相应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练习,为正确、熟练应用“想加算减法”做准备。如:填空练习7+□=12,□+6=14等;拆数练习13=7+□=□+9=□+□等。

(2)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及时补救。对出现错题的学生,要了解他们错误的原因,是方法问题、口算基础问题还是审题等方面问题,针对问题,教师及时进行补救性训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