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并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准备而安排的。
例8,从教师购买写字本的情境引入教学,写字本10本一包,老师购买了3包和2本单本,并以“一图四式”的形式呈现算式,既为学生利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计算提供了直观支撑,又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与前面的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沟通,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根据直观的小棒图列式并计算。第2题让学生在童话情境中脱离操作直接计算,用游戏或连线的方法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使学生熟练地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为理解以后计算的算理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重难点突破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突破建议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将例8中的教师购买写字本的情境制成课件,售货员分两次给老师:先给30本(3包,每包10本),再给2本单本。教师可鼓励学生发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教学内容。
(2)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算法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加强利用数的组成计算的理解。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计算的方法,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和交流。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结果。如: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30+2就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由30+2=32推出其他算式的结果;继续数或倒着数等。教师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想法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引导,促进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并为理解以后的计算算理做好铺垫。
(3)教学中应依据教材由具体到抽象的编排层次,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教师在教学中除利用情境图中所提供直观图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或利用计算器演示,在学生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补充一些习题,如30+2=32之后,补充40+6=46、50+3=53、20+5=25等,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几十加几就是加上几个一,结果是几十几”等。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真正为学生掌握算理作好铺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西师版)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2014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复习卷
2014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调研卷
2014年数学二年级期中试题下册(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语文S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西师版)
201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卷(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复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测试题
2014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精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4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质量检测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期中试卷下学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检题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题(青岛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期中试卷下册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检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