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在使学生继续体会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数数或数的组成知识去解决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例7在编排中,除了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外,重在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的简单应用。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例题体现了多样化的思想: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一数,以后还可以列算式解决。在编排中还突出了“回顾与检验”环节:教给学生检验解答方案正确与否的方法,并从一年级下册开始,让学生以“口答”的方式给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例7中还提出“想一想: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的问题和“做一做”中的“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的问题,这些练习素材,既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练习,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积累一些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难点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重难点突破
1.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突破建议
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尚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问题中出现的数目较大,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或圆片代替珠子或利用珠子图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并形成表象,逐步理解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为以后除法的学习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2.学会用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1)在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操作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尤其是在教学例7下面的“想一想: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时,“以5个穿一串”,不仅可以用例7中出现的策略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应重点让学生理解。
(2)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解决策略并进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有办法解决吗?”从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做一做”涉及的数目比较大,此时应鼓励学生思考“数目较大时,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装满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适当的优化。
(3)练习的目标可以多元化,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如:50块糖,每12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估计能装满几袋,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从50与12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再用圈的方法进行验证。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时训练:(精选)
初一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合并同类项
15—16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五章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最新数学基础初一训练《概率》
2014年最新巩固数学七年级《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训练:应用题练习题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整式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练习题答案(推荐)
2014最新数学基础初一训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最新数学基础初一年级训练《角的比较》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练习题:有理数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去括号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代数值的值
2015年初一第一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对顶角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基础初一年级训练《角》
2015-2016初一上册数学第五章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练习题(推荐)
七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之有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七上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
2015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二章)
15年初一第一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题(含答案)
初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同步练习(参考)
2014年人教版初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