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进行了百数表中规律的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数的大小比较在编排中,分两个层次:例5借助小棒利用数的组成比较“十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借助计数器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做一做”第2题直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编排层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5以“这样的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引导学生适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从整体来看,例5的编排层次也渗透了比较的方法: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大;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大。
“做一做”第1题中出现了81和18,第2题中出现了98和89的大小比较,以此使学生明确:虽然每组数中所用的数字是一样的,但数字的位置不同,两个数的大小也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数位。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究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二、重难点突破
探究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突破建议
(1)注重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观察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要注意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如有的学生是根据小棒图比大小,42根比37根多,所以42大于37;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顺序来比的,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比的;有的只看十位,就比较出数的大小……对于这些比较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但在此基础上要逐渐加以优化。
(2)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方法。在学生经历“用小棒比──用计数器比──用抽象的数比”这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比较数的大小的基本方法。
(3)教师应有重点地选取学生在比较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讨论,如81和18、98和89,虽然是两个相同的数字,但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两个数的大小也不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都是8和1,为什么81比18大?”以此进一步明确两个数的比较方法并加深学生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北师大七年级上6.3扇形统计图课件(6)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3截一个几何体
北师大七年级上6.4月球上有水吗课件1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北师大
课件被师大版七上5.7你能追上小明吗
课件北师大版七上5.6希望工程义演
北师大版七上5.3日历中的方程课件
北师大七年级上6.2科学记数法课件2
北师大七年级上6.1100万有多大课件
课件北师大版七上7.1一定摸到红球吗
北师大七年级上数学七巧板课件
北师大七年级上6.4月球上有水吗课件2
课件北师大版七上6.4月球上有水吗
北师大探索规律(公开课)
北师大版七年级5.3日历中的方程课件PPT
北师大七年级上6.2科学记数法课件3
课件被师大版七上6.1100万有多大课件
北师大七年级上设计丰富多彩的图案课件
北师大七年级上3.4合并同类项(二)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3日历中的方程课件
北师大七年级上6.3扇形统计图课件(5)
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4我变胖了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8教育储蓄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7.1可能性课件PPT
北师大七年级上5.3日历中的方程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5.7你能追上小明吗?
北师大七上3.5去括号课件(2)
北师大版七上3.6探索规律课件(2)
北师大版七下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北师大七年级上6.2科学记数法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