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收藏
1.理解规律的含义,发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
突破建议:
(1)选择丰富多彩的素材。教学时除了利用好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或校园环境中的素材,从而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规律。例如,可以设计“用笔圈出重复的部分”“根据发现的规律再摆(画)出这样的一组”“这组按规律排列的图形中丢失了一个(或几个),你能补上吗”“你来摆,我来说规律”等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时应让学生体会到规律的“核心”,这是认识规律的根本。教师可以通过“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数(或图形)是什么?”等问题反复让学生进行体会,形成深刻印象,进而把握规律。教师还可以通过“如果再摆(画)一组应该是什么?”“如果一直这样摆(画)是怎样的?”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想象,从“看到”到“想到”,从“有限”到“无限”,不断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2.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突破建议:
(1)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填空题,让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例如:画一画、填一填。
(2)让学生先设计一个有规律的排列,再挡住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猜,或者改变(打乱)其中的一部分的顺序,让学生找出排列错误地部分等。
3.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
突破建议: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允许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
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2
五年级数学观察物体2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5
五年级数学搞笑蹦蹦床2
五年级数学稍复杂的方程
五年级数学智取礼物2
五年级数学质数与合数5
五年级数学小马识途2
五年级数学小马识途1
五年级数学一个数乘小数
五年级数学森林宴会2
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
五年级数学正方体认识
五年级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
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3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
五年级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1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
五年级数学观察物体1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
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3
五年级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2
五年级数学倍数与因数
五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1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
五年级数学奶嘴宝宝
五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