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
收藏
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分析与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是画图的重要基础。
2.让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使学生学会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度。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准旋转的顶点。
三、教材分析
学生是在二年级认识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教材编写的特点如下:
1.重视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方向、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征,在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3.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和对称,增强空间观念。
四、教与学的建议
1.创设情景,利用实际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现象和它的艺术美;再设计折纸等实际活动,进行猜测、推理和探究,让学生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然后运用性质和特征剪一剪、画一画,培养空间想象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钟表、风车、车轮等实际物体的旋转,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旋转的含义。从点、线段、图形的角度观察各个旋转图形的变换,体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如教师要注意区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不要用教师的操作演示代替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也不能用部分学生的思考代替所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活动要建立在人人参与,并且人人在思考中参与的基础上。
2016年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5秋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广州市花都区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6年初三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个人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中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例文
新高一2016年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年第一学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6年高一数学下教学计划
2016年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中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2015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高中2016年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初三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浅谈二次函数在高中阶段的应用
八年级下数学第十七章教学设计:反比例函数
2016年初中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数学教学计划:初三
2016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宜良一中2016届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下数学第十七章教学设计: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2015-2016学年年度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初三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太和二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6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下册数学第十七章教学计划: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