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意尝试,但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审视的问题: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这节课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展现的比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我和学生的语言都出现了不少的漏洞,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准确,而学生又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在课后练习中充分开展动手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注意练习的层次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第十课时: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第十一课时:练习(二)
第六课时:8的乘法口诀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第二课时:统计(二)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二课时《数学广角》教案(二)
第七单元《位置和方向》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长度单位 厘米》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
第二课时《对称图形》教案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教材分析
《认识线段》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一)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及说明
第六单元《厘米和米》教材分析
第八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9的乘法口诀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及说明
“平均分”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教材分析
第五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第十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