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意尝试,但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审视的问题: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这节课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展现的比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我和学生的语言都出现了不少的漏洞,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准确,而学生又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在课后练习中充分开展动手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注意练习的层次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比例应用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负数(一)》
人教课标版六下《列方程解应用题》ppt课件1
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
人教课标六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反比例的意义》ppt课件
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
人教课标版六下《常见的量总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复合应用题》ppt课件1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平均数》2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课标六下太白小学《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谈群英)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列方程解应用题》ppt课件
人教课标六下《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习题课PPT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
人教课标版六下《圆柱的表面积练习》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flash
第十二册《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人教课标版六下《圆柱体的表面积》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圆的认识》
人教课标版六下《圆柱的体积》ppt课件2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圆的周长》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圆锥的体积》
人教课标版六下《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ppt课件
人教课标六下《有趣的平衡》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圆柱的认识》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六下《总复习:式与方程》ppt课件
人教课标六下营城子中心小学《图形与变换》(孔繁波)PPT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